近兩天,《美國次優債將損失6000億美元可能再引危機》的消息在各大財經論壇被頻繁轉載。這則消息的可信度有多高?“次優”隱患會引發“次貸”后的新一波危機,還僅僅是幾個危言聳聽的數字?昨日,晨報記者進行多方調查求證。
“次優”損失據稱相當于“次貸”
美國抵押貸款通常分為三類:等級高的是“優質抵押貸款”(primemortgage),也是迄今仍較為安全的一類資產。等級低的是“次級抵押貸款”(subprimemortgage),其貸款人往往信用記錄較差,且收入不太穩定。去年起,次級貸款人的違約率劇增,引發了金融市場的多米諾骨牌效應,隨即導致席卷的金融海嘯爆發。
而所謂 “次優” 貸款(“Alt-A”mortgage),信用等級恰恰介于“優質抵押貸款”和“次級抵押貸款”之間。“次優”的貸款人雖然收入也不太穩定,但信用記錄相對良好。其產品設計初衷是能讓這部分人群買得起房,因此對于貸款人資質的證明文件要求極低。
此前,“次優”貸款的安全性并沒有造成市場的普遍擔憂。然而,引發軒然大波的上述消息稱,“次優”貸款的變質速度令人瞠目結舌。近幾個月內,違約案例出現飆升情況。與此同時,評級機構的態度也發生大逆轉。
半年前,國際知名評級機構穆迪還曾對“次優”持樂觀態度,不過其新的一篇報告則預計,這些債券將產生4倍于以前的損失。穆迪預計2006-2007年發行的與“次優”抵押關聯的證券損失將達到20%,而其歷史平均損失的數值還不到1%。
消息還援引高盛分析師的觀點稱,貸款總額為1.3萬億美元的“次優”債券(包括證券化及非證券化),損失可能將達到6000億美元,“幾乎與次貸危機的預計損失相同”。
“悲觀數據”提供佐證
通過多方查找后,晨報記者發現,上述消息初刊登在《經濟學人》上,被各大論壇網站轉載的是其譯作。
作為四大著名財經雜志之一,《經濟學人》報道的權威性、真實性在業界素有口碑。與之相對應,近期多項數據公布,結果也與《經濟學人》發表的消息形成了佐證。
昨日美國財政部發布調查報告稱,去年第四季度接受政府援助的美國20家大銀行,縮減了對企業和消費者的信貸投放,顯示美國政府金融救援計劃到目前為止在增加信貸方面的作用甚微。
同日,紐約2月份制造業指數公布。數據顯示,紐約2月份制造業指數下跌至有史以來的低水平,表明持續了一年多的經濟衰退形勢仍在加深。
來自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,美國1月失業率為7.6%,是1992年9月以來的高水平。部分經濟學家甚至預計,美國未來幾個月失業率有可能升至9%。
“次優”前景關鍵在商業銀行
“‘次優’危機的浮出水面,源自人們對未來經濟形勢的惡性預期。”對上述消息,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權衡認為,次貸危機引發經濟動蕩后,人們對于未來經濟的信心搖搖欲墜,“受到影響的不僅有不良資產,原本可視作安全程度更高的優良資產也不可避免地被沖擊,從而造成螺旋下降的惡性循環。”
在這種情況下,權衡更擔心實體經濟受到波及,“如果實體經濟進一步惡化,勢必會對歐美經濟體的復蘇產生影響,而這種時間上的增加勢必會讓我國的經濟下行周期拉長,這不是一個好消息。”
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、金融學教授孫立堅則認為,這是個人貸款市場風險向企業信貸市場蔓延的一種信號。
“商業銀行是美國金融體系的后一道防火墻,如果持有‘次優’債券的機構僅限于對沖基金和投資銀行,那么風險相對可控。”孫立堅表示,一旦商業銀行也大量持有“次優債券”,那么企業信貸市場很可能也會出現問題。“因為從信用評級上來說,企業信貸的信用程度肯定會高于個人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‘次優’危機的暴露,是次貸危機影響實體經濟后,實體經濟衰退再度反作用于金融業。”
AAVEGTRHYTJ免責聲明:本站發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來源于互聯網,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,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,我們會盡快更改或刪除。
聯系人:楊經理
手 機:13912652341
郵 箱:34331943@qq.com
公 司:昆山市英杰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
地 址:江蘇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號雙星疊座A22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