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去年9月雅士林長沙(國際)蠶桑絲綢智造產業園首條產線試生產后,以智能化解決方案賦能傳統蠶桑養殖產業成為現實。“通過近半年的試產與調試,首條產線已趨成熟。”項目建設運營方雅士林集團旗下中繭新科生物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中繭新科”)劉麗說:“接下來企業將加快推進生產,讓一期項目盡早進入滿產狀態。”
隨著項目的有序推進,2024年,全球大的蠶繭生產基地將在這里誕生,預計可年產鮮繭50萬噸,占全球蠶繭原材料市場50%以上的份額。項目三期建設全面竣工后,將建成集智能化蠶桑絲綢制造、科普科教文旅、絲綢博物館等為一體,全面融合一、二、三產業的蠶桑產業園,助力湖南蠶繭產業再現輝煌。
智能化生產
讓養蠶效能提升1000倍
在中繭新科4萬平方米的工廠里,機械臂擎起白色蠶框固定到特定位置,鋪設飼料、放入蠶種、送入恒溫箱,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。20名操作工人只需在產線關鍵節點踱步“監督”。
這樣一條生產線,日產蠶繭可高達25噸。“我們代表了世界蠶繭生產先進的生產方式。”劉麗介紹,傳統蠶繭的生產模式下,70%都是勞動力的投入,而在工業化養蠶模式下,效能提高了1000倍。
養蠶的效率提升了,蠶繭的品質是否能得到保證?
“蠶繭的品質主要由蠶的品種和上簇時的環境決定。”劉麗表示,中繭新科的蠶品種可生產高等級(6A)的生絲,同時由于對環境的絕對控制,實現標準化生產,確保蠶繭產品的一致性,其上車率、解舒率、凈度等多項指標均優于90%以上的傳統蠶繭。
項目園區內,幾個數十米高的鐵桶矗立在廠區的西北角,工人只需將食物原材料投入其中,便可自動完成攪拌、配比,再經由高空管道快速運輸至智能化車間,讓蠶寶寶時刻享用剛出爐的美食。
一只蠶寶寶的生命約為31天,中繭新科根據其生長規律,劃分了5個成長階段,每個階段所獲得的食物與所處的環境均經過了縝密的計算與試驗,住在恒溫、恒濕、無菌的蠶室,做到了365天蠶寶寶都有生長、吐絲、產繭,極大地提升了效率和產量。
小小蠶寶
將“吐”出千億級產業
過去,養蠶是個靠天吃飯的工作。一方面,桑葉的質量、桑蠶上簇時的氣候等客觀因素至關重要。另一方面,蠶屬于寡食性動物,只吃桑葉。若想打破季節的束縛,唯有解決根本問題,即培育出廣食性蠶品種的同時,為其科學配置食物。
經過多年的努力,中繭新科成功培育出了能適應飼料化喂養方式的廣食性蠶品種。同時中繭新科還為蠶創新了飼料配方,讓“蠶寶寶”吃得好、吃得香,為養蠶產業的工業化轉型升級創造了條件。
“長沙發展蠶繭產業有厚重的文化基礎。”劉麗說,馬王堆出土的素紗禪衣,證明2100年前湖南就有著高超的紡織技術。而湘繡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,是繭絲綢輝煌的標志,也是吸引雅士林集團來長沙投資的重要原因。
“蠶桑絲綢產業鏈條長,產品種類多,尤其需要產業鏈各環節集聚、集中、集約、集成、集群發展。”對于湖南蠶桑絲綢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,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、所長、二級研究員李一平表示,要打通要素供給通道,構建實體經濟、科技創新、現代金融、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蠶桑產業體系,使技術、信息、人才、政策等資源要素得到充分共享,實現“龍頭引領、以園聚鏈、聚鏈成群”和企業集中布局、產業集聚發展、資源集約利用、功能集成構建,不斷增強產業鏈的韌性和競爭力。
隨著項目一期產線的成熟,中繭新科已與本土的部分下游企業展開合作。同時,今年中繭新科還將完成永安豐裕400畝蠶桑基地的桑苗栽種,進一步延伸上游產業鏈條。劉麗表示,未來,中繭新科將著力推動長沙蠶繭、生絲、面料、服裝、服飾、家紡、禮品等絲綢全產業鏈建設,利用蠶繭原料生產的帶動效應、產業鏈整合的發展契機,引導和帶動一批絲綢產業鏈下游優質企業落戶湖南共同發展,推動湖南繭絲綢行業向千億級產業目標邁進。
AAA面料網EHRYJUTUTHYER免責聲明:本站發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來源于互聯網,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,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,我們會盡快更改或刪除。
聯系人:楊經理
手 機:13912652341
郵 箱:34331943@qq.com
公 司:昆山市英杰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
地 址:江蘇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號雙星疊座A2217